在口腔**领域,骨性Ⅲ类错颌畸形的治疗一直是医生和患者关注的焦点。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畸形,尤其是针对上颌埋伏牙的牵引手术,其安全性及疗效备受关注。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,从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的结构、手术的安全性以及上颌突出改善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探讨。
一、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的结构
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,如同常规的矫形矫治器,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:口外部件(支抗部件)、口内部件、连接部件和施力部件。
1. 口外部件(支抗部件):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的抗基部位是额部和颏部,因此支抗部件由额垫、垫下巴及连接面弓组成。
2. 口内部件和连接部件:口内部件有多种形式,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。
二、威海上颌埋伏牙牵引手术的安全性
1. 手术风险:上颌埋伏牙牵引手术是否安全,首先取决于手术的操作技巧和患者个体差异。手术风险与患者的年龄、牙齿状况、骨骼发育等因素有关。
2. 支抗部件的作用:口外部件的抗基部位设计,能够有效地分散牵引力,降低手术风险。
三、上颌突出可通过上颌埋伏牙牵引改善吗
1. 上颌前突的原因:上颌前突的患者可能由于以下原因导致:上唇短、上前牙倾斜前伸、先天性缺少个别牙、上颌牙弓狭窄、腭盖高拱、不良习惯(如吮吸拇指)等。
2. 手术改善的可能性:通过上颌埋伏牙牵引手术,可以有效改善上颌前突的情况。具体表现为:
- 牙齿位置调整:牵引上颌埋伏牙,使其移至正常位置,调整牙齿排列。
- 骨骼发育促进:手术过程中,上颌骨骼受到牵引力作用,有助于促进骨骼发育。
四、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联合治疗的疗效
本研究应用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对15例(平均年龄10.5岁)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骨性Ⅲ类错进行治疗,并比较治疗前后的面型及X线头影测量变化。
1. 治疗过程:经过4~11个月(平均6个月)的牵引,所有患者的侧貌明显改善。
2. 治疗效果:平均SNA角增大3.27°,上颌长度增加2.57mm,SNB和SND分别减少1.05°和1.21°,下面高ANS-Me增加2.86mm。
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畸形,尤其是针对上颌埋伏牙的牵引手术,具有以下优势:
- 安全性高:通过合理设计支抗部件和手术操作,降低手术风险。
- 疗效显著:有效改善患者面型,调整牙齿排列,促进骨骼发育。
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畸形,是一种安全、有效的治疗方法,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。